Health Blog Content

主页 > 健康资讯 > 孩子好动就是患 ADHD 吗?拆解专注力不足/过度活跃症

孩子好动就是患 ADHD 吗?拆解专注力不足/过度活跃症

小朋友活泼好动,喜欢跑跑跳跳是天性,但在儿童精神医学层面有另一套评价准则。时下常听到的ADHD专注力不足或过度活跃症,约有5至10%的香港儿童或青少年患有,当中男女比例约是4:1,可见男孩子较易患上ADHD。但不少家长心中都存有疑问:「到底我的孩子只是比一般同龄小朋友好动,抑或是真的患有ADHD呢?」。 

AdobeStock_163122611.jpeg

什么是ADHD? 

ADHD属于神经行为发展障碍,患者通常会有3大类行为症状,包括:专注力不足、活动量过多、冲动,因而容易有分心、无法集中、没有耐性、忘东忘西、「无时停」、不喜欢排队、打断别人发言、学业不佳等行为。这些症状会在12岁前出现,并持续至少6个月或以上,可以在家、学校、与人相处等最少2种情况下出现,因而影响学业、社交或日后工作。 

 

怀孕期间可得知胎儿有否ADHD倾向吗? 

目前ADHD成因未明,但不少研究相信多与脑部多巴胺等传递物质失衡有关,基因遗传、染色体疾病、不良环境都可能是成因之一,例如:早产、婴儿时期头部受创、患有X染色体易裂症、结节硬化症等罕见疾病、妈妈怀孕时滥药或酗酒、严重环境毒素等因素都可提高小朋友患ADHD 的机会。尽管如此,现时未有产前基因检查能排除胎儿患ADHD的风险。 

 

孩子只是较好动,抑或真的患有ADHD? 

由于ADHD无法透过抽血、图像等检查方式确诊,要确定小朋友是否患有ADHD,原则上是要经过儿科医生、精神科专科医生或心理学家作临床诊断,仔细观察小朋友有否出现3大类行为症状或发展异常,配以儿童日常注意力测试或问卷等评价工具,方能确诊。而且诊断年龄多为5岁或以上,年龄太小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。而在5岁或以前,家长可留意小朋友的生理及性格发展是否存有ADHD特质,像是动作、语言或认知能力发展迟缓、性格急躁、难以安静下来、常打扰别人说话或活动等,家长亦可选择交由儿科医生作定期监察及跟进。 

 

家长应如何陪伴ADHD小朋友? 

家长温和及正面响应,是对ADHD小朋友最好的良药。基于ADHD小朋友通常会有缺乏安全感、执着、易敏感、易焦虑、反抗行为的特质,家长多予以鼓励,能建立小朋友对家长的稳定依附关系,加强连接,更重要的是要让小朋友知道哭闹、捣蛋并不是解决方法,反之只要好好地说出自己的需求,亲子间才能有互相尊重的基础。 

 

要带ADHD小朋友接受治疗吗? 

不少家长以为小朋友患ADHD,只因身体或脑部未完全发育完成所致,只要「脑囟生埋」就会好。事实上约9成的ADHD病例,均有专注力不足的问题,当脑部前庭发展日渐成熟,冲动的症状或会缓减,但专注力不足的问题,若没有经过治疗是无法好转的!专注力不足不但会影响小朋友的课堂及学习表现,情况更可能延续至青少年,甚至是成年阶段,进而影响社交、工作、婚姻等各人生范畴的表现。故此,当小朋友确诊患有ADHD时,家长便应让他们开始接受治疗,以免错过治疗的黄金期而影响生活、价值观等。 

治疗ADHD患者的方针,以提升专注力、减少冲动行为及学习情绪管理为主。对于年幼的ADHD患者,大多会采用行为治疗,像是一同定立简单目标,好让他们达成目标后获得认同及成功感,慢慢培养及累积责任感和主动性。而针对已在学龄阶段的ADHD患者,视乎病情,医生或会同时配合长效或短效药物治疗,有助减低冲动、过度活跃的症状,并提升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力。家长亦应多与学校沟通多加沟通,以了解小朋友在学校的表现及行为,有助医生调整治疗方针。

<立即预约>

来源: Primecare

相关品牌

汇儿儿科医务中心
汇儿儿科医务中心